闲暇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水果飘香迎立秋,乡村振兴正当时。下一步,我将发挥自身优势,为村民提供优质种苗、栽培技术、产品销售等服务,带动全村一起发展水果种植。
种植农户8546户24685人,覆盖脱贫户2834户8482人,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阵阵枣香随风飘过,沁人心脾,饱满的果实让人垂涎欲滴。下一步,我们村将大力发展芒果种植,并打造一个以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生活体验为内容的观光采摘基地,努力提高产业融合度,走出一条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水果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果农增加了收入,也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成了村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致富果、希望果。近年来,小寨村以果为媒拉动经济效益,小小的枣子成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果。
目前,该村种植花椒3000余亩、核桃500余亩,种植枇杷、樱桃、枣子等水果150余亩。硕果累累的枣园也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大家来到枣园享受采摘的乐趣,品尝收获的味道。07注意事项1.担保人必须是符合银行担保条件的昭通市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工作人员。
7.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承办单位和经办银行要求的其他材料。2023年昭通市妇联创业担保贷款现开始登记报名。市场主体登记相关材料。
01报名时间及联系方式报名时间:2023年8月1日至8月31日报名地点:昭通市委大院3号楼1楼发展部(昭阳区公园路45号)联系人及电话:李毅212449502贷款对象贷款对象:昭通市内18周岁以上、55周岁及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昭阳区范围内从事个体经营、合伙经营、合伙创办企业的人员。还款方式:到期一次还清。
同时应提供:10类人员中对应的身份证明材料2021年以来,昭通市成功打造云中乐谷坝上花海等一批农旅融合先导工程,100个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今年6月,全国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现场会在昭通召开,彝良云中苗寨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称为巩固成果的典范、乡村振兴的示范。砥励奋进,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昭通坚持聚焦政策提效力,聚焦投资增动力,聚焦工业强内力,聚焦服务添活力,经济发展不断向上向好实现新突破。踔厉奋发,再谱跨越式发展新篇章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昭通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再谱昭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篇章。
做美昭阳、镇雄、水富等县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力争 2023 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 3 个百分点左右,到2025 年达 50%左右。昭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定不移加快打造绿色能源、绿色硅铝、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高原特色农业、现代服务业5个千亿元产业,资源经济逐步成为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今天的昭通,在实干与实践中奋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增速排名全省第5位,其中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9.8%、占比42.5%,工业投资增长45.9%、占比27.1%,投资动能正由过去主要依靠房地产、大水电、综合交通投资拉动向主要依靠产业投资拉动转变。
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排名全省第4位,高质量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是昭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具体行动,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现实要求,是打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基础的必然选择。
8月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昭通市专场发布会上获悉:昭通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对标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深入推进六大战略,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书写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时代答卷,昭通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打好就业增收、产业促收、政策助收、兜底保收组合拳,让农民增收路子更宽。
统筹推进骨干电源、智慧工程、燃气管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让大美昭通不再望江兴叹。明天的昭通,在蓝图与愿景中砥砺。在扛牢巩固脱贫第一责任,谱写好乡村振兴新篇章中,坚持产业为本、就业为先、示范引领、人才支撑,持续促进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加收入,努力闯出一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昭通新路子。在改善基础设施第一条件,谱写好基础建设新篇章中,将畅通天堑大道,联通钢铁动脉,打通黄金水道,架通空中走廊,让乌蒙磅礴不再山高路远。兜牢返贫底线、迈步乡村振兴,大美昭通展现新形象作为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最重的地级市,昭通坚持把185.07万脱贫人口增收作为头等大事,坚持一月一排查、一月一调度,做到学生一个不辍、救助一个不落、安居一户不漏、饮水一户不缺,全市三类对象风险消除率达到71.32%,确保防返贫底线守得更牢。补上教育、卫生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推动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提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以航空、水运、铁路(高铁)、高速公路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补上教育卫生短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在打造城镇建设第一载体,谱写好城乡融合新篇章中,坚持昭鲁同城、高原水城、避暑之城、魅力古城、特色县城等一体建设,打造镇雄副中心城市、水富港园城,打造特色小镇、美丽村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在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围绕把昭通中心城市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在昭鲁一体化建设中,聚焦昭鲁同城,做好融合文章。抓增收、促振兴,让乡村大舞台有干头、有说头、有看头,正成为昭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迈步乡村振兴的一道亮靓丽风景。
在筑牢生态保护第一屏障,谱写好大美昭通新篇章中,继续扛牢长江上游责任,突出抓好以赤水河为重点的流域生态治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夯实产业发展第一支撑,谱写好产业兴市新篇章中,坚持把绿色能源产业打造成为首位产业,把绿色硅铝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把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先导产业,把高原特色农业打造成为品牌产业,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为新兴产业,实现在全省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位势之变。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昭通迎来了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加快发展的黄金期、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昨天的昭通,在成就与经验中自信。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 刘宇丹 蔡侯友。在增进福祉第一使命,谱写好民生保障新篇章中,继续坚持今天输出的是劳动力、将来回流的是生产力。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金融机构存款、贷款余额跨过1500亿元大关已完成靖安新区易地搬迁后扶竹笋加工厂可研报告编制等工作。
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健康县城创建强力推进,开展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新建改造污水管网、雨污分流管网、供水管网38公里,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3个。
鲁甸县城南部新区开发、老城区城市更新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完成百货公司城中村、西正街老旧街区和朱提文化公园提升改造3个项目规划方案编制。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市落实做‘大昭鲁一体化中心城市和镇雄县城,做‘强昭阳、镇雄、水富,做‘特彝良、鲁甸、大关、盐津,做‘优威信、巧家、永善、绥江的要求,健全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促进城乡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相互融合,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威信县规划先行,按照一城三区城市发展总体布局,加快推进南部新城红色研学游文旅项目、红色小镇拓展、欧蓓莎家居建材汽车城建设、狮子营战斗遗址修缮等项目建设。巧家县聚焦做优县城,谋划总投资120.55亿元的重点项目32个,今年重点推进14个,计划新开工8个。围绕打造以勒副中心产、城、人融合发展示范区目标,聘请中国规划设计院、中建西南规划院开展规划设计和产业业态分析布局等工作,镇雄县委、镇雄县政府多次听取汇报,形成初步方案,向市委作了专题汇报。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县创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等加快推进,通过产业吸附、棚改安置等方式稳步提高城镇化率,推动城乡要素合理均衡流动。
2023年9个老旧小区改造进度加快,项目已经入库纳统。与金华市昭通商会签订框架合作协议,加快建设以勒五金高新产业园。
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城市智慧停车场等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绿化美化任务高质量完成,水富市、水富经开区、云天化小区分别获评绿美城市绿美园区绿美社区。昭通日报记者:陈忠华 文/图。
彝良县谋划实施城文章重点项目28个、计划总投资129.72亿元,目前在建项目20个、已完成投资64.74亿元。天立学府华庭已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